您的位置: 首页 >优秀项目>详细内容

优秀项目

2020年湖南省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奖一等奖:中方县城防洪工程利用亚行贷款项目(河西段)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15:44:3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中方县城防洪工程利用亚行贷款项目(河西段)介绍

按照“统筹兼顾、生态优先、因地制宜、防洪保安”的总体思路,集思广益、不断优化,终于很好的解决了防洪与景观之间的矛盾。

1、堤线布置,统筹兼顾

为了实现防洪工程与新区整体规划的协调统一,项目组主动对接自然资源、旅游、文物、交通、环保等有关部门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支持下确定了堤线布置方案,即防洪堤顶与滨江公路结合,生态湿地带与休闲步道及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结合,防洪堤与景区结合,实现了多规合一、多线共赢的目的。

堤线布置在与荆坪古村开发保护详规相结合的基础上,随河道天然弯曲走向一致并尽量向岸内移,堤线长度由原规划的3380m缩短到2870m,不仅减少工程投资,扩大了行洪断面,还留出面积达670余亩的湿地公园,对整个滨水区植物群落的整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形成了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景观的绿色廊道。

防洪堤与城市道路结合,减少了占用土地和拆迁量。同时防洪堤压实度采用城市道路标准,有助于提高堤防的渗流及稳定。

2、堤型确定,因地制宜

根据现场地形、地质、水流条件及观景要求,选用了土堤、翻板门堤、钢筋砼扶壁式防洪堤、浆砌石堤等多种堤型。

大部分堤段选用生态环保的土堤,具有取材环保、施工简易、后期维护便利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。

在核心景区潘氏宗祠240m堤段,采用了国内首创的翻板门堤,将液压翻板门作为防洪堤主体结构使用,洪水时将门升起挡水防洪,洪水后倒下放平作为观景平台,圆满解决了防洪与景观之间的矛盾。

渡口码头处采用钢筋砼扶壁式防洪堤。此处防洪墙高度达12m以上,采用扶壁式不仅可以减少地基处理难度、节省投资,还利于堤内坡美化、绿化。

在土堤和其它堤段过渡的局部堤段还设计了浆砌石堤,便于实现土堤、翻板门堤、钢筋砼扶壁式防洪堤的连续转变与平顺衔接。

3、水系连通,独辟蹊径

为了提高项目区的防洪减灾能力及区内溪流水生态环境,设计拓宽并生态化处理了原有溪流、连通了古村内外农家池塘,并将全长2.2km的撇洪渠改造成水系连通的小溪,通过水库补水窜连起五湖二溪(项目区外上下游的二条小溪),大大提升了水生态,改善了水环境。

4、技术创新,成效显著

采用翻板门作为防洪堤,国内首创。潘氏宗祠建筑台阶距河边码头常水位平距不足28m。在这样狭窄的范围内修建近6m高的防洪堤,又要从河对岸看到潘氏宗祠景观风貌不被遮挡,采用了单扇长6m、高4.5m、总长180m的钢筋砼液压翻板门。翻板门除了洪水期作为挡水建筑外,平时作为观景平台,因此对其结构进行了特殊处理。

液压翻板门采用安徽池州百川液压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(专利号200620076297.0)。该技术被国家水利部列入《201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》。

翻板门堤段临水面施工照片 翻板门堤段临水面施工照片

荆坪古村潘氏宗祠鸟瞰 荆坪古村潘氏宗祠鸟瞰

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